2019新版CHB防治指南相较2015版对应答不佳患者的治疗建议更为具体化
编者按
慢性乙型肝炎(CHB)是由乙型肝炎病毒(HBV)持续感染而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性疾病[1]。临床上,抗病毒治疗是CHB治疗的关键,而对于CHB特殊患者(应答不佳患者)的治疗,由于没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及相关指南的统一推荐意见,该类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一直为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难点。2019新版CHB防治指南相较2015版指南着重强调了将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适应证扩大,并推荐使用强效低耐药核苷(酸)类似物(NAs),对特殊人群(应答不佳患者)管理处理原则更为具体化[2]。

2015版HBV防治指南对无应答及应答不佳患者的治疗建议

经过规范的普通IFN α或Peg IFN α治疗无应答的患者,应选用NAs重新治疗。在依从性良好的情况下,使用耐药基因屏障低的NAs治疗后原发无应答或应答不佳的患者,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继续治疗[7,8]。对于使用ETV或TDF治疗后出现原发无应答或应答不佳的患者,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目前仍未阐明[1,9]。
2019版指南对应答不佳患者推荐意见更为具体化

相较于2015版指南,2019版指南明确了“应答不佳患者”的定义,并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方案。具体内容如下:
慢性乙肝患者应用ETV、TDF或TAF治疗48周,若HBV DNA>2×103 IU/mL,排除依从性和检测误差后,可调整NAs治疗(应用ETV者换用TDF或TAF,应用TDF或TAF者换用ETV,或两种药物联合使用),也可以联合Peg-IFNα治疗;
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ETV、TDF或TAF治疗24周,若HBV DNA>2×103 IU/mL,排除依从性和检测误差后,建议调整NAs治疗(应用ETV者换用TDF或TAF,应用TDF或TAF者换用ETV,或两种药物联合使用)。
综上,CHB是由HBV持续感染而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性疾病,临床上在对CHB应答不佳患者的既往治疗中,一直没有更为统一的治疗建议推荐,基于此,2019新版指南在2015版的基础上,明确了对应答不佳患者的定义及治疗方案,对应答不佳患者的治疗推荐意见更为具体化。
▼参考文献
(来源:《国际肝病》编辑部)

